1、仔细审查认购书内容
认购书中应明确标注所购房屋的具体位置、面积、单价、总价等关键信息。尽量避免在认购书中约定定金条款,如确需约定,应明确约定定金退还的条件和方式。认购书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,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式等。
2、与开发商充分沟通
在签署认购书之前,与开发商就合同条款、购房优惠等关键问题进行充分沟通,确保双方意见一致。对于沟通中达成的共识,应要求开发商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,避免后续出现纠纷。
3、咨询专业人士
在签署认购书之前,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,了解认购书的法律效力和潜在风险。如有需要,可以寻求房产中介的帮助,了解市场行情和购房流程,确保购房过程顺利。
4、保留相关证据
签署认购书后,应妥善保存认购书原件及相关证据,以备后续纠纷解决之需。在购房过程中,如有必要,可以收集相关证据,如开发商的宣传资料、购房合同等,以证明自己的权益。
5、注意合同签署时间
在签署认购书之前,应确保自己已经充分了解项目信息和合同条款,避免过早签署导致后续纠纷。在约定的时间内及时签署购房合同,确保购房流程的顺利进行。
1、解决认购书纠纷比较方便的办法就是先协商处理,发现问题的时候,找开发商协商处理。或是按照合同的违约处理意见进行解决。
2、在协商以及违约处理意见无法解决事情的时候,就要向法院申请仲裁,但是这样的事情事情仲裁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事情仲裁,才有申请仲裁的必要。
1、确认开发商已经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件。
要看开发商是否具备“五证”,即房地产开发证、国有土地使用证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(预)售许可证。为保护购房人的基本权利,国家对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。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预售合同是无效合同,无效合同约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得不到法律保护。
2、审查开发商提供的格式合同,在签订正式预售合同前,双方当事人往往会先签订一个认购协议,用来约定未来某个时候签订买卖合同。
3、约定抵押权的处理方式。
绝大多数开发商的投资并不完全是自有资金,为筹集建设资金,开发商往往会设定土地抵押权或在建工程抵押权,把在建的商品房抵押给银行以获得贷款。抵押权人在法律上有优先受偿的权利。若抵押权处理不当,一旦开发商与债权人出现纠纷,购房人极有可能得不到房产。
4、约定房屋交付条件和迟延交房的违约责任。
预售合同示范文本对房屋交付条件做了基本规定,保障了购房人最基本的权益。但示范文本已有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购房人的需求。开发商迟延交房的责任主要分为迟延交房的违约金、赔偿金和购房人解除合同的权利两个层次。
5、仔细了解开发商的按揭政策。
购房人如需按揭贷款,在签订预售合同前,需认真了解相关政策,避免在筹措房款中发生意外。有些商品房项目因不符合公积金贷款的条件,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。在贷款不能通过的情况下应约定是全款购房还是退房处理,对此应有所预期和准备。
编辑者:qbs
分享到: